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ypage.jsp?f_ART_ID=178314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財政部擬針對投資型保單的獲利課稅,壽險業者17日表示,如果按照財政部版本,對投資型保單的殺傷力非常大,甚至改變整個投資型保單市場的生態,投資型保單從此將乏人問津。
不轉型恐倒閉
目前包括安聯人壽、巴黎人壽、宏利人壽等公司,幾乎專賣投資型保單。如果財政部對投資型保單課稅,三家壽險公司受到的衝擊最直接。若不轉型,就是倒閉。
依據壽險業者的資料,去年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991億元,占所有新契約保費收入的35%,在壽險市場舉足輕重。國泰、新光、南山、富邦等大壽險公司,全力搶攻投資型保單市場,其中光是國泰人壽,去年就賣出超過1,000億元的投資型保單。
針對財政部要對投資型保單獲利課稅,壽險業者表示:「無法接受。」主要理由有二。第一,公平性在哪裡?投資型保單主要連結到基金,其投資收益就要課稅,為何財政部卻不對基金課稅?
第二,保險商品的定位問題。當初保險法之所以規定保險商品免稅,主因保險具有社會安定的功能,希望藉此鼓勵民眾多買保單。現在傳統保單不必課稅、投資型保單卻要課稅,不知立論基礎是什麼?
壽險業者說,傳統保單與投資型保單的主要差別在於,傳統保單的資產是由保險公司來操作,風險由壽險公司承擔;而投資型保單是由保戶自行選擇連結的基金,風險由保戶承擔。兩者根本性質是一致的。
難以承受的重
業者表示,現在投資環境不佳,投資型保單市場已經奄奄一息,如果加上又要課稅,簡直是「難以承受的重」。
壽險業統計,去年7月起,投資型保單市場急速萎縮,新契約保費收入每月僅數十億,占率只剩一成多,到去年10月以後,占率剩3%~4%。
今年1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只有30億,不到所有壽險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837億元的「零頭」,占率為3.6%。
【2009/0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