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預算若有限 基本醫療險優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15/78/1446q.html

記者范姜群閔/專題報導
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平均個人醫療費用是2萬8,736元,如以平均餘命77歲計算,每人一生必須準備約221萬元才足夠,因此,很多民眾會以購買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等,作為未來醫療費用支出的保障,但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有什麼不同?如果預算有限的話,要先買哪一種?


「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都是健康險的一種。」國際紐約人壽資深副總暨行銷長黃振國表示,醫療險是針對被保險人依照住院及手術等各項實際醫療行為逐一申請理賠;防癌險是在被保險人罹患癌症後,由保險公司先給付一筆保險金,再依治療癌症的各項內容,例如住院、療養、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等,依實際醫療行為給付定額保險金;重大疾病險是經診斷確定罹患重大疾病,且在保單的保障範圍之內,即支付保險金,且為「一次給付」全部保險金。


其中所謂重大疾病,一般以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七項為主;但是黃振國指出,目前業界已有很多保險公司將保障增加到十多項,但通常以7至18項最為常見。


至於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購買的順序為何?宏利人壽建議,對預算較不充足的民眾來說,應先投保基本保障的醫療險,其次為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則是行有餘力再投保。

(繼續閱讀...)

四成三上班族 還沒存到百萬第一桶金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9/1/150bd.html

調查指出,將近五成的上班族認為,應該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就要存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但實際情況是,這個年齡層只有兩成五的人達到,多半靠薪水省吃儉用;全體上班族有四成三的人還沒存到第一桶金,百分之一點三的人,超過四十五歲才達到目標。(張雅惠報導)

物價高漲,存錢更難!智富月刊和一0四人力銀行針對一千七百多位上班族的調查,將近五成的人認為,三十歲之前就應該要有一百萬元,但想像總是比較容易,實際情況是,只有兩成五的人在三十歲之前累積到人生第一桶金,將近三成的人延後到三十到四十歲之間,超過四十五歲才達成的有百分之一點三,更有四成三的人還沒達到。

調查指出,人生第一桶金,五成六的人靠薪水慢慢累積,將近兩成靠股票和基金,將近一成二靠員工分紅獎金;薪水雖然是最實用、最穩健的財富來源,但是薪水追不上物價漲幅,投資很難、績效愈來愈差,將近九成的受訪者擔心,累積一百萬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七成的人擔心工作不保。

調查指出,五成八的人認為,存錢是痛苦的;四成六的人認為,要從第一個一百萬累積到第一個一千萬,要花超過十年的時間;認為可以能達到的方法是投資理財,然後是創業
(繼續閱讀...)

大鬆綁 更多量身訂作保單可推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9/4/14zfx.html

謝錦芳/台北報導
金管會保險局昨日宣布保險商品大鬆綁,全面取消人壽保險投保金額與給付金額上限,例如目前限制最高保額6000萬元、生存保險金平均每年不得超過100萬元、醫療險之住院日額給付不得超過5000元、健保最高投資金額1000萬元、殘廢扶助保險金每年最高給付金額240萬等,未來全面取消這些限制。


對於這項大鬆綁,紐約人壽行銷長黃振國指出,保險業者長期以來不斷向金管會保險局反映,應該給業者更大的空間,每家公司的專長不同,可以設計特殊的保險商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這對消費者更是大利多,可以有更多量身訂做的保單出現。


黃振國指出,以香港為例,從來沒有對保險商品的限制這麼多,完全由保險公司自由競爭。未來風險控管能力較佳的保險公司,在核保的過程中有能力篩選出品質好的客戶,容許這些低風險的客戶投保高額保單,這樣的商品可以變成某些保險公司的特色。可以預料,未來核保能力高與核保能力低的公司的差距會拉大。


保險局長黃天牧昨日指出,這次修改「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主要考量保險業經營風險應回歸各公司視其風險承受能力,給業者更大的空間,自行訂定商品投保金額、給付金額上限,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也有助於商品多樣化的發展,同時增加保險公司的競爭力。


黃天牧指出,這次大鬆綁主要刪除十項限制,首先,全面取消投保金額與給付金額上限之外,其次,取消年金保險開始給付年齡上限80歲及年金給付至少給付至100歲之限制。第三,取消長期團體保費每人每月上限2000元的限制。第四,取消計算純保費採用之安全加成係數30%的限制。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大「腹」翁 大腸癌高危險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5/78/14quw.html

更新日期:2008/08/25 04:09 文/簡武雄

癌症已經蟬聯25年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癌則高居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及肝癌。大腸癌主要源自息肉,而息肉根據組織形態分為增生性及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有些微增加大腸癌的危險,但影響相當小,大腸癌主要還是源自腺瘤性息肉,也就是腺瘤。

研究顯示,拒絕接受腺瘤性息肉切除術的病人,5至10年後,會有4%至14%的機率發展成大腸癌,由此可知腺瘤的生成與大腸癌的發展關係密切。

國內肥胖人口不斷攀升,已成為主要公共健康問題,許多流行病學證據顯示,肥胖與許多癌症相關,大腸癌也是其中之一。大部分的研究都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公斤除以公尺的平方)作為肥胖指標進行分析,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越高,罹患腺瘤的危險性越高。甚至很多研究發現,若以中央性肥胖(啤酒肚)指標,例如以腰圍或腰臀圍比進行分析,其對罹患腺瘤的危險性,較身體質量指數的影響更為顯著。

在肥胖者身上會過度分泌發炎因子包括TNF-α、IL-6等,而巨噬細胞也會浸潤在白色脂肪組織內,作為分泌這些前發炎細胞激素的主要來源。腺瘤又與前驅發炎細胞激素,如IL-6、IL-8及TNF有關,因此肥胖可能藉由一連串的發炎反應,影響大腸腺瘤的發生。

另外,肥胖者有較高的胰島素濃度和胰島素阻抗性。胰島素除了促進醣類代謝外,同樣也有促進DNA合成,刺激細胞分化和抑制細胞凋亡的功能。

肥胖者體內有著較高濃度的Prostaglandin-E2,對大腸上皮細胞有抗細胞凋亡的力量,最後導致細胞不斷增生,進而發展為腺瘤。肥胖者喜食高脂飲食,其飲食內含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去氧膽酸」會使大腸黏膜增殖活性增加,亦可造成腺瘤的發生。

愈來愈多證據支持,肥胖會增加大腸腺瘤發生的危險,進而演變為大腸癌,因此在預防上,肥胖者減重、適度運動與飲食控制很重要。


(作者為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英國保誠人壽投資型保單8/25新增五檔基金

從2008/8/25起,咱們家的投資型保單新增以下五檔基金: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 http://tinyurl.com/55ej5u

保誠亞洲債券基金 http://www.pcafunds.com.tw/wcm/content/html/dm_f_Asian_Bond.pdf

保誠亞太基礎建設基金 http://www.pcafunds.com.tw/wcm/content/html/dm_infra.pdf

保誠亞太高股息基金 http://www.pcafunds.com.tw/wcm/content/html/dm_high_yield.pdf

摩根富林明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http://tinyurl.com/yw43hh

這五檔首推貝萊德世礦囉!! 真的是一檔很優秀的基金

祝大家賺大錢^^
(繼續閱讀...)

英國保誠人壽連續四年蟬連保險信望愛獎-最佳保險專業獎

連結:http://tinyurl.com/5zvu7j

(台北訊)由財團法人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所主辦的第十屆保險信望愛獎於8月7日舉辦頒獎典禮,英國保誠人壽秉持「傾聽、了解、關懷」的經營理念,連續四年榮獲壽險公司類「最佳保險專業獎」的肯定,華山通訊處榮獲壽險公司類「最佳通訊處獎」;在個人獎項方面,佳山通訊處林李佳蓉業務副總榮獲「最佳社會貢獻獎」,上品通訊處劉月桂業務副總經理獲得「最佳保險成就獎」,誠山通訊處簡聰穎處經理則獲頒外勤組「最佳保險顧問獎」
  英國保誠人壽自1999年來台,秉持「誠心誠意,從聽做起」的精神,在台灣這片土地深耕、茁壯。保誠人壽行銷企劃系統王淑華執行副總表示,員工和客戶是企業展現卓越與績效的成功關鍵因素,因此,保誠人壽在人才培訓與客戶服務的投入不遺餘力。在業務人員培訓方面,架構保誠大學制式課程,達成提昇產能及組織績效的目標,並以專業銷售、輔導管理、經營領導為三大核心主軸,培養優秀的人才與專業的業務經營團隊。在內勤訓練方面,以「激發潛能、創造價值」,達到全方位人才培育及發展的目標。在服務方面,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文化,除了制定完整的客戶服務制度,保誠人壽也重視每次與客戶接觸的經驗,提供快速、準確、與便利的服務,創造客戶愉悅的保誠經驗。   在個人獎項部分,保誠人壽專業的業務銷售團隊,以持續精進的組織發展管理及積極投入社會公益,連年贏得外勤類所有獎項。今年的保險信望獎,保誠人壽除獲頒上述5項獎項外,並入圍12項優選獎座,包括公司類最佳社會責任獎、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形象廣告獎,以及多項個人獎項優選。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勞保年金明年元旦開辦! 可比國民年金多領百萬?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1/17/14hys.html

更新日期:2008/08/21 00:25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年金在今年10月1日開辦,勞保年金則是明年1月1日就要上路,但到底月領勞保年金比較好?還是一次領老年給付、再領國民年金比較好?許多民眾都對這其中的差異存有各種疑問。
不論任何時候,勞保局都是人潮不斷,不少人都是為了勞保年金的問題而來。一位受訪的民眾許先生表示,「我問他是一次領比較好?還是說按月領比較好?然後是不是說六十歲以後領才會比較好呢?」


以許先生為例,到底要怎麼領比較好?用公式替他試算看看後發現,如果是領勞保老年一次金,投保薪資三萬二千元乘以45的年資基數,一次可以領144萬,從65歲之後再領國保年金,換算下來一個月可以領3562元,以國人平均壽命82歲計算,一共領72萬,6648元國保年金兩項加起來,總共可領216萬6648元。


但如果是按月領勞保年金計算,月領14880元,到82歲可以領392萬8320元,如果你願意展延到六十五歲再領,還有一個展延年金制度,能夠多領百分之二十,一共是424萬9728元。這一來一往,就可以多領208萬。


勞保年金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如果不幸身故,遺屬還可領回差額。勞保局給付處副理蔡素櫻表示,「你在領年金期間萬一發生不幸的話,你的遺屬可以來領遺屬年金,或者是說領你原來可以領的一次給付裏面,扣掉你已領的年金的差額。」


關於勞保年金的相關問題,在勞保局網站有提供給民眾詳細說明,在這樣全民保險的時代,唯有選對年金才能享受優質退休生活、不吃虧。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貝萊德世界礦業即時觀察站

http://tinyurl.com/6gaqn5

上面這個連結是基智板的板友TA JEAN所製作的,方便各位世礦的愛好者來觀察這支優秀基金的動態。 

記得我是在去年的7/25左右下了單筆300美元的貝萊德世礦(當時還叫做貝萊德美林世礦),下標後隔兩天就遇上次級房貸風暴的爆發,淨值由84一路跌到64,然後就開始了它的狂飆之旅,最高曾經衝到113,那段時間也就小賺了一些。不過,再怎麼優秀的基金,依然不敵全球的不景氣,被可怕的通膨怪獸打得遍體鱗傷。前些日子因為需要用錢,我把手中的基金全都了結,包括貝萊德世礦、拉美、環資、印度,和天達環策,總共賠了約兩萬多元吧!接下來有一段時間都沒再去注意它們的動態。

就在上個星期,我心血來潮又查詢了一下世礦的淨值,哇!!才74塊,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過去的好表現瞬間又回到我的記憶之中,所以我又開始恢復對世礦的注意力,同時也開始留意拉美的動態。由於巴西股市這陣子也是狂跌,所以拉美的表現也相對不振,不過巴西目前在金磚四國中表現算是相對較好的,而拉美基金本來就是我很愛的一個投資區域,現在正是撿便宜的時候,如果看到我進場請不要太意外啊!!

對了!!保誠的M&G全球民生基礎也是一檔優秀的基金唷!! 下次再來跟大家談談它。
(繼續閱讀...)

失效勞保年資復活 過去資料 勞保局可查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19/57/14dh1.html

【工商時報 陳雪蓮/台北報導】
 勞保條例修法之後,過去失效的年資現在全部都有用了,許多人問久遠前的資料還查得到嗎?何時可以領錢?怎麼領?有些移居海外的人,也利用假期回國時,特地跑到勞保局問如何領錢。
 「我在民營企業做了5、6年,考上高考當了公務人員,要怎麼領勞保的錢?什麼時候可以領?」、「我20幾年前在貿易公司上班幾年,結婚就沒工作,這麼久了,年資還查得到嗎?」這是些遠離勞保,卻得知自己還有機會領勞保老年給付的人的反應。
 勞保局表示,過去人工登錄的資料,現在都已經電腦化了,除了極少數最早期的資料之外,幾乎所有資料都可以在勞保局資料庫查得到,因此可以打電話或親赴勞保局查詢,也可以用自然人憑證查詢,得知自己的加保年資和加保薪資。
 為免個人資料外洩,電話只能查年資,要查年資、薪資等詳細資料,要本人帶身分證前往勞保局,或寄身分證正反影本並蓋章寄給勞保局查詢。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買保險 妥善搭配最省錢

2008年08月11日蘋果日報

【林潔禎╱台北報導】處於薪資年成長速度遠不及物價漲幅的時代,上班族不免擔心淪為M型社會下的新貧階級,富邦人壽建議,善用保險商品作搭配,都能在不造成額外經濟負擔的預算下,不僅輕鬆規劃出符合需求的保障,更能把錢花在刀口上。

富邦人壽說,不論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或獨立自主的頂客族,生活中均無法避免死亡、疾病及意外等潛在風險,都應將基本的壽險、醫療、意外及防癌險列為必備,建議預算不高的社會新鮮人或單身貴族,可先以定期壽險搭配醫療、意外、防癌附約或是倍數型醫療之「基本型」方式規劃,在全力成就人生的同時,還能無後顧之憂地以少少的保費換取完整保障。

分紅型保單享獲利 正值事業巔峰的壯年族群預算較為充裕,這時除拉高終身壽險保額外,醫療、防癌則建議改以主約方式規劃,如此就無需年年擔心或處理附約到期的問題。若擔心保障被通膨侵蝕,還可善用保額得以穩健增值的增額分紅型商品,除享有壽險最低保障,還有機會因參與保險公司經營績效,享有獲利空間,相當適合作為退休規劃的工具之一。可承擔風險的民眾,不妨以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兼具投資與保障的投資型保單。除了提高壽險保障,更可藉由強迫儲蓄的方式及早準備未來子女教育費用及個人退休金。

提早規劃退休基金 進入退休期後,坐收多年辛苦累積的成果之餘,這時建議事業有成的銀髮族不妨將長期看護險、短繳費年期終身壽險或年金險納入保險規劃中,以便高枕無憂地享受退休後的自主時光。
(繼續閱讀...)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好文分享-基金計價幣別的迷思

很多人在購買基金時,可能會為了要選美元或歐元計價而感到困擾,事實上計價幣別只是淨值呈現時會有所不同,對於報酬率的影響是不大的。這裡有一篇關於計價幣別的討論,作者是kinopio,為了避免侵犯到K大的智慧財產權,在此僅貼上原文的連結,請大家自行收看囉!
http://0rz.tw/0649t (繼續閱讀...)